1 对某变量赋值
XXX := IF( C1, Z1 , IF( C2, Z2 , IF( C3, Z3 , IF( C4, Z4 , IF( C5, Z5 , 0 ))) )) ;
对条件C12345 依次往后检测 然后赋值Z1 Z2 (赋值为不同的数字 比如 11 12 13)
这样的写法 对不对?
2 这个IF 有没有数量的限制?
1.对
2.没有数量的限制
推荐不要多,
或者改写成一个一个的条件,
如:CON1:=IF( C5, Z5 , 0 );
CON2:=IF( C4, Z4 , CON1);
CON3:=IF( C3, Z3 , CON2);
推荐不要多,
或者改写成一个一个的条件,
如:CON1:=IF( C5, Z5 , 0 );
CON2:=IF( C4, Z4 , CON1);
CON3:=IF( C3, Z3 , CON2);
这样一个条件拆成3个 所表达的功能是一样的
用意何在呢? 提高效率?
IF在运算的时候应该是从前往后依次运算吧
而拆开之后 相当于算了2次 后往前一次 前往后再一次
。。。。。。
IF( REF( UW59 , 1) , 59 , 0 )))))) )))))) )))))) )))))) )))))) )))))) )))))) )))))) )))))) ))) ));
现在有59个IF 格式没错的,
但是加载的时候 总是显示最后这一行 解释错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