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字塔决策交易系统

 找回密码
 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搜索
查看: 47|回复: 5

关于信号周期同时出现开仓和平仓信号影响回测和实盘交易的问题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3

帖子

3

积分

Rank: 1

等级: 新手上路

注册:
2025-7-1
曾用名:
发表于 2025-7-1 13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请问牛人,代码逻辑是出现信号的周期结束后,才在下一个周期委托下单,但有些时候信号周期同时出现了开仓和平仓信号,这就导致了以下问题:

1、系统好像是默认了已经处于空仓的状态,而实际持仓的止盈止损被忽略,无法进行有效的风控,系统会在下一个信号出现时会继续下单;

2、回测的时候,信号周期的开仓和平仓会纳入统计,但实际开仓是在下一个周期,而平仓价按照信号周期,回测结果用到了未来函数,导致回测结果很不准;

如此风控逻辑无法实现,回测结果也有较大偏差,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,哪位大拿能给详细解答一下?
截图202507011312184003.pn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万

帖子

1万

积分

Rank: 8Rank: 8

等级: 超级版主

注册:
2021-5-18
曾用名:
gxx978
发表于 2025-7-1 13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1、使用走完K线模式,时出现信号后,再下根K线上进行触发的,这个只会根据信号的条件来判断,只要信号条件满足就会触发,并不会判断holding持仓的。所以开仓和平仓信号都会触发。如果你想避免这种情况,那只能优化自己的开平仓条件了,避免一根K线上同时出现同方向的开仓和平仓信号。
2、回测和实际交易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,回测并不能完全模拟出实际交易的执行逻辑的。再回测中,我们一般用本周期指令,例如marketr、limitr来模拟固定间隔的报单模式,用次周期指令market、limit来模拟走完K线的报单模式。
金字塔提供一对一VIP专业技术指导服务,技术团队实时响应您的日常使用问题与策略编写。联系电话:021-20339086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

帖子

3

积分

Rank: 1

等级: 新手上路

注册:
2025-7-1
曾用名: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1 14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1、开仓条件是有holding=0的,但系统还是开仓了

2、现在的条件是限价开仓,市价(收盘价)平仓的,这样回测结果会不会相对准确一些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万

帖子

1万

积分

Rank: 8Rank: 8

等级: 超级版主

注册:
2021-5-18
曾用名:
gxx978
发表于 2025-7-1 14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1、holding=0只是图上出现信号的条件,并不是执行信号的先决条件啊。只要出了信号都会进行执行啊。
2、这个也不存在是否相对准确一说。回测中,都是K线的开高低收4个价格来计算信号的,信号的成交价格和你报单的指令有关的。回测中,指令也分本周期和次周期指令的,例如你用市价平仓,如果是本周期指令,那是用收盘价。如果是此周期指令,那就是用下根K线的开盘价作为成交价。
金字塔提供一对一VIP专业技术指导服务,技术团队实时响应您的日常使用问题与策略编写。联系电话:021-20339086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

帖子

3

积分

Rank: 1

等级: 新手上路

注册:
2025-7-1
曾用名: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1 14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1、你说的对

另外,有没有可能通过什么设置让系统呈现的开平仓信号消失,自行编写绘图函数来呈现开平仓信号,毕竟系统开仓信号和实际开仓的周期相差一个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3

主题

804

帖子

845

积分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等级: 管理员

注册:
2021-5-10
曾用名:
发表于 2025-7-1 14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YRH 发表于 2025-7-1 14:30
1、你说的对

另外,有没有可能通过什么设置让系统呈现的开平仓信号消失,自行编写绘图函数来呈现开平仓 ...

没有这种个性化的设置。同一根k上的产生两种相反的信号,说明条件之间存在重叠区域,最好的方式是优化条件关系。避免重叠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上海金之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( 沪ICP备13035422号 )

GMT+8, 2025-7-2 14:00 , Processed in 0.079309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